发震断裂相关论文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漾濞地区地质构造环境复杂,导致地震的发生与表现受多种因素共同控制。为明确漾濞6.4级地震的烈度分布特点、......
通过野外调查,结合震源机制解和余震分布情况,认为2021年漾濞M_S6.4地震发震断裂不是维西—乔后断裂的主断裂,而是一条NW走向的断......
期刊
在对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灾区大量地震地质灾害实地考察及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滑坡、崩塌、砂土液化、地裂缝、地表变形等......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由于震前没有明显的前兆,因而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为了总结这一教训和重新规划强震地......
2003年11月25日在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发生了ML5.0地震,地震发生后,由中国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临汾市地震局联合组成的现......
对金钟水库发震断裂中的石苍断裂北西段、历史最大震级的震中以及北东段,垂直断裂对断层气氡进行布线测量,普查该发震断裂的断层气......
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一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路线所在走廊是受“5·12”地震破坏最严重......
通过对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的MS6.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余震空间分布、活动断裂组合样式和区域构造背景等特征的综......
2003年11月25日在山西省洪洞县甘亭镇发生了ML5.0地震,地震发生后,由中国地震局、山西省地震局、山西省临汾市地震局联合组成的现......
2009年3月28日19时11分,在山西省原平市苏龙口镇发生4.2级地震.地震后,由山西省地震局、忻州市地震局联合组成的现场工作队,对此次......
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下,不仅形成了喜马拉雅弧形山造山带,而且导致其东部弧顶—东构造结似一尖楔沿NNE方向插......
2010年1月24日10时36分,在山西省河津发生4.8级地震.地震后,由山西省地震局、运城市地震局和河津市、万荣县地震局联合组成地震现......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发震断裂上覆土层破坏机制及破裂扩展规律。覆盖层的破裂有两种不同的机制 ,即张裂和剪裂。剪裂缝的扩展是跳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笔者随同江苏省地震救援队即赴重灾区北川县城实施救援。在救援期间所获取的现场资料基础......
甘肃夏河M5.7地震的震中位于临潭-宕昌断裂与西秦岭北缘断裂之间。文中采用g CAP方法及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主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利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工程勘察设计中比较常用到的国家标准,但由于各个工程领域中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不同,各种技术规程与规范就存在......
根据地震地质构造环境、历史地震烈度记录等资料 ,对 1931年 9月 2 1日南海西沙群岛北海中 6 级地震的震中位置和震级进行了讨论......
研究表明,汶川8.0级大震的发震构造为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发震断裂由映秀起始,沿北东向穿过北川直至青川一带,发震断裂长达近300 km......
对玉江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对滇中地区地震构造和震例的分析,认为该断裂是一条具备发生6.5级左右地震危险的地震构造,其......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查明了威宁地区地震分布规律和活动断裂特征。威宁地区地震密集,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地震......
简述了活断裂的新定义(下限年龄的规定),研究活断裂的综合判定指标以及活断裂、发震断裂的判定标志.从分析确定发震断裂的发震部位......
地震造成的灾难非常严重,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的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就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很难预测,但......
以 2 0 0 1年 11月 14日昆仑山 8 1级地震为例 ,运用月均亮温点对点差值分析法和断裂带内外亮温差值分析法 ,研究了活动断裂与震前......
“5.12”汶川地震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在分析遥感解译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复核调查,对龙门山地区的银厂沟白水河沿线地......
结合工作实践,从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第四纪地质的角度,对“覆盖层厚度”这个概念在场地分类、场地断裂评价、抗震设防区......
利用新丰江河源断裂内花岗岩质构造岩的三轴压缩实验结果,结合震源机制解以及光弹实验所得的新丰江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等资料,对19......
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本次修订中,拟增加关于发震断裂的避让距离。本文概括地介绍了由于发震断层在地表面产生的位错破坏作用和确定......
利用CAP方法反演了2010年6月5日阳曲MS4.6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震级MW为4.5,节面I走向213°、倾角47°、滑动角-161°,节面II走向10......
从工程地质观点出发,对断裂的分类及其对厂址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某些概念发表一些看法,给出定义,以期对当前工程项目的厂......
在对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地震灾区大量地震地质灾害实地考察及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滑坡、崩塌、砂土液化、地裂缝、地表变形等地......
近年来,通过艰苦的野外现场考察和室内相关资料的系统调研,对1879年武都南8级大震的震级、震害、烈度分布、同震破裂及其形成该事......
芦山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前缘.关于芦山地震的发震断层,有的认为是前山断裂——双石—大川断裂,有的认为是山前断裂——大邑断......
2 0 0 0年 9月 1 2日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发生 6 6级地震 ,宏观震中位于温泉乡的博荷沁沟及扎麻隆沟分水岭地带 ( 3 5°2 4′N ,99......
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在中国西北的汉藏交界地区(现甘肃省东南部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造成"地震裂,水泉涌,岷山崩,洮水逆流三......
1879年甘肃武都南 8级地震发震断裂的确认是一个未决的问题。文中通过卫星影像解译、史料记载分析,认为沿文县东北水坑山北麓NEE向......
现行的勘察设计行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对比研究了台湾海峡西岸福建沿海北东向龙海角美 -白云山断裂、台湾海峡北东向平潭牛山岛 -东山兄弟屿断裂和台湾海峡东岸台湾岛北......
使用甘东南地区三维速度模型,利用三维网格搜索法和双差地震定位法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及其震后三天的余震序列......
利用CAP方法反演了2010年6月5日阳曲Ms4.6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震级Mw为4.5,节面Ⅰ走向213°、倾角47°、滑动角-161°......
本文根据上海地块的地质演化历史,确认它为外来地体,中生代早中期才汇聚于中国大陆东部。中生代晚期,成为福建—岭南隆起带的一部......
根据震区深浅地质构造特征及现场考察结果,1996年6月1日天祝古浪5.4级地震极震区位于古浪断裂与武威天祝断裂的交汇部位,该部位是应力积累......
建设工程避让活断层的防灾减灾意义当地震发生时,造成场地和建(构)筑物破坏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地震波动引起的强地震动造成的震动破坏......
2016年0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4级地震,地震现场考察的震害分布椭圆长轴走向120°N—140°E.震后0.8m高分遥感影像与震前高分......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7.0级地震,是继"5.12"汶川地震之后相隔约5年发生的又一次强震。作者在收集了遥感......
本文对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震中周边29个地震台记录到的震后一年多的微小余震进行了定位,并求取了震源机制。结果显示,芦山地震......
南海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发育了众多的新生代盆地,蕴含了丰富的能源资源。本文通过地震剖面、震源机制解手段对南海北部的新构......
<正> 鉴于在地震危险区进行各类重大工程规划、设计之前,迫切要求解决与工程地质有关的一系列抗震地质问题,笔者试做如下讨论。 一......
震后野外考察及航空摄影发现的地裂缝带,说明唐山断裂与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有密切关系。用卫星遥感信息和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对......